纽约人说干燥的一月都是潮湿的:“这很愚蠢”

2025-04-15 20:00来源:本站编辑

天气预报说,“干燥的一月”看起来非常潮湿。

在纽约,这一趋势在对清醒的好奇中似乎已经枯竭——纽约人称这一曾经流行的现象为“愚蠢”。

周六晚上,《华盛顿邮报》采访了100多名参加派对的人,只有少数人表示他们打算在下个月放弃喝酒。

“我绝对不会去‘一月戒酒’,那是不可能的,”21岁的布鲁克林人塞琳娜·德杰苏斯(Celine DeJesus)说。她正在曼哈顿东村的魏尔伦(Verlaine)为朋友庆生。

她的八个女朋友异口同声地说:“不行,不行!”

35岁的消防员迪米特里·比雷利斯(Dimitri Bierre 'Lius)站在附近,来自皇后区罗斯代尔(Rosedale)。他说,他甚至没有考虑过戒酒。

“我不是一个放弃的人,”他对《华盛顿邮报》打趣道。

下个月对戒酒没有兴趣可能意味着“一月戒酒”的全盛时期结束了。专家称,戒酒能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减肥,并能让情绪全面好转。

近年来,这一趋势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根据公民科学(Civic Science)的一项研究,从2024年开始,21岁以上的美国人中有高达25%的人选择饮用初榨饮料。

这一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年轻人带头的,去年大约35%的戒酒者年龄在21-24岁之间——现在看来,Z世代的纽约人将在2025年放弃这一热潮。

“我们都是大学生,我们不可能整整一个月不喝酒,”在曼哈顿东第七街和a大道交汇处的尼亚加拉,一个和朋友一起喝啤酒的年轻人说。

一名年轻女子补充道:“只做一个月有什么意义?然后你又要回去吗?”

一些酒鬼告诉《华盛顿邮报》,生活压力太大了,不能戒掉他们的酒,而其他人则说,在寒冷的冬天,除了喝酒,没有什么更好的事情可做了。一些人指出,戒酒会使他们的社交生活失去很大一部分。

对其他饮酒者来说,“一月戒酒”在其他地方的流行足以劝阻他们。

“我认为这很愚蠢。现在它很受欢迎,这让我想少做一些,”39岁的纪录片导演尼克·坎菲尔德(Nick Canfield)在布鲁克林威廉斯堡的哈夫迈耶尔广场(Cerveceria Havemeyer)说。

另一位酒吧主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城市规划师——表示,他不打算放弃自己的麦兹卡。

“我不会干的。我不喝那么多。我唯一一次不喝酒是在我吸食烈性毒品的时候,”他说。

35岁的贾斯汀·K (Justin K.)也拒绝加入这一潮流。说他一生中已经完成了一次“一月戒酒”。

“两年前我这样做是为了证明我不是一个酒鬼。我意识到我根本没有饮酒问题,酒精是我的朋友,”他一边说,一边和朋友们在威廉斯堡的The Commodore酒店外抽着烟。

对当地酒吧来说,远离“一月禁酒”可能是一件好事,如果不是他们的酒吧常客的话。

纽约市酒店业联盟(New York City Hospitality Alliance)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这一趋势影响,2023年,纽约350多家大苹果酒吧的销售额下降了约40%。

拼车应用Lyft也表示,2024年1月,全国进出酒吧的乘客数量下降了10%,这是过去四年来的最大降幅。

“1月份的销售额通常会下降,”曼哈顿东三街威士忌镇(whiskey T捐卵联系own)的调酒师伊莎贝拉·格梅尔奇(Isabella Gmelch)说。

这家休闲酒吧在1月份推出了一款名为Snuffleupagus的无酒精鸡尾酒,由可口可乐、石榴汁、柠檬汁和西柚汁制成,试图弥补这一不足。工作人员指出,全年无酒精饮料的选择越来越受欢迎。

对很多纽约人来说,“一月干旱”还没有完全干涸。

Joe P.正在曼哈顿休斯顿街的Milanos享受一个夜晚,他说他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完全戒酒,但他说他可能会放慢消费量。

“我要试一试,你知道吗?”我把它叫做‘潮湿的一月’,”他说。

25岁的艾伦·佩雷斯(Allan Perez)已经尝试“一月戒酒”好几年了,但从未坚持过31天。

“每年我都在努力。我从来没有坚持过一个月。让我们看看我今年能走多远。”

一名男子告诉《华盛顿邮报》,参加“一月戒酒”活动一直是他的朋友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他们每个周末都在一起喝酒。

“在社交和职业上,每个周末都有很大的压力要喝酒,”在第一大道d.b.a酒吧外的东村民和谷歌员工说。

“我知道我的一些朋友也在这么做,”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子说。“这可能是我考虑的主要原因。就像,我们在一起。如果我所有的朋友都意见一致,可能就会少一些评判,我们可能会一起做点别的事情,而不是周六去酒吧。”

他说,这群朋友两年前就戒酒了,这种节奏的改变迫使他们去探索纽约的其他乐趣,比如打台球、参观博物馆和去中央公园。

对于30多岁的人来说,“一月禁酒”可能是他们喝酒休息的绝佳借口——他们承认自己在喝酒的时候有10%的时间是“昏昏”的。

“喝酒能让你忘记焦虑,”他说。

(ad_2)

时光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