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汽车 > 正文
2024-10-18 12:38

早期研究提示,线粒体功能失常可能导致克罗恩病

在老鼠身上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有缺陷的线粒体可能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群,从而导致克罗恩病的发展。

如果这些发现在人类身上也适用,它们最终可能会导致针对这种疾病根本原因的靶向治疗的发展。

克罗恩病是一种影响胃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会引起下腹痛、带血腹泻和发烧等症状。这种情况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它被认为是由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和潜在的遗传因素引起的。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剂和抗炎药物,针对疾病的一般炎症症状。

对患者的研究表明,克罗恩病可能部分是由肠道微生物群(生活在消化道内的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的变化引起的。这些微生物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炎症细胞,所以当它们改变时,免疫系统也会随之改变。

现在,8月14日发表在《细胞宿主与微生物》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可能解释了这些微生物变化发生的原因。事实证明,肠道中线粒体(细胞的“发电站”)的破坏会导致组织损伤,从而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

该研究的作者在培育了不能产生一种关键的线粒体蛋白HSP60的转基因小鼠后发现了这一发现。排列在肠道内部的细胞特别缺乏这种蛋白质。研究小组将重点放在线粒体上,因为早期的研究表明,线粒体可能与克罗恩病有关。

当研究小组从老鼠的肠道中提取组织样本并在显微镜下进行分析时,他们发现了类似于人类克罗恩病的炎症和组织损伤的迹象。例如,他们发现肠道组织产生的粘液量下降,而肠道组织通常会保护器官的内壁。

在单独的实验中,研究小组培育了既缺乏热休克蛋白60又缺乏肠道细菌的小鼠。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老鼠的肠道没有出现任何组织损伤。这表明与克罗恩病相关的炎症过程可能是由肠道微生物介导的,因为当肠道微生物消失时,这种损害就会消失。

为了缩小细菌可能是罪魁祸首的范围,研究小组使用来自微生物组完整但线粒体功能失调的小鼠的组织样本进行了DNA分析。该实验表明,在线粒体诱导的组织损伤后,一组常见的肠道细菌开始主导肠道。

通常生活在哺乳动物的内脏中,包括人类,不会引起轰动。然而,它们可以成为机会性病原体,这意味着它们可能会抓住机会引起感染,例如,如果肠壁受到损害。

研究小组在他们的论文中写道,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弄清楚为什么这些细菌在组织损伤后会茁壮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导致克罗恩病的炎症的。未来的工作还需要首先破译导致线粒体损伤的原因,以及观察同样的连锁反应是否发生在人类身上。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些在老鼠身上的发现可能有一天会激发针对克罗恩病的靶向治疗。

研究报告的合著者、慕尼黑工业大学营养学和免疫学教授德克·哈勒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些药物可能作用于线粒体,或者以某种方式改变线粒体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