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321”是基础,“345”是目标
“最强地级市”苏州,正在向“3万亿之城”发起猛冲。
今年伊始,苏州召开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的新年第一会,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推动GDP迈上3万亿元台阶。相比预期目标,尚有超5000亿元差距。在外界看来,这是苏州“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如何才能实现?
3月9日晚,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江苏省委会副主委、苏州市副市长张桥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以下简称“NBD”)等多家媒体视频连线采访。
“GDP排第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第五、专精特新企业排第四、出口总额排第三、规上工业总产值排第二、人均期望寿命排第一。”张桥用“654321”总结了苏州当前经济发展的进度,又以“345”展开了未来三年发展目标的论述。
冲刺“3万亿”,苏州的底气与信心来自企业。无论是推动科技创新、稳外资外贸,还是构筑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最终参与竞争的是企业,我们主要是做好服务”,这是张桥谈及最多的苏州逻辑。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江苏省委会副主委、苏州市副市长张桥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谈目标:3年迈上3万亿,非常有信心
NBD:2023年苏州GDP实现2.47万亿元,面向2024年,苏州提出5%以上的增长目标,并规划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GDP迈上3万亿元。您如何评价苏州当前的发展基础?
张桥:我喜欢用一组数字“654321”来介绍苏州。
“6”是经济底盘,2023年苏州GDP超2.4万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第6位。“5”是发展质量,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2500亿元,排全国城市第五。“4”是创新活力,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401家、排在第4,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717家,也排在全国第4。“3”是对外开放,去年苏州出口总额1.5万亿元,排在全国城市第三。“2”是实体经济强,去年规上工业总产值4.43万亿元,仅次于深圳。“1”是苏州的美丽、宜居、宜业,2023年苏州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4.33岁,排所有城市第一。
“654321”是基础,面向未来,我们提出了“345”的目标——用3年左右的时间,打造四个万亿级产业,让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5万亿台阶,同时推动GDP总值达到3万亿元。现在我们已经有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三个万亿级产业了,新能源产业产值目前在8000亿元左右,正向万亿冲刺。
NBD:3年时间要增加逾5000亿元,增量从何而来?
张桥:苏州工业体系较为完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40%以上。要实现3万亿元发展目标,雄厚的工业底盘将形成强大支撑。
工业方面,主要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此前围绕现代产业体系,聚焦10个重点产业集群、30条重点产业链,苏州打造了“1030”产业体系。
今年初,苏州将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布局概括为“311”服务业体系,对“1030”产业体系形成强支撑,围绕产业逐步抓好、抓实。
围绕着产业创新,苏州打造了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包括建设高水平大学、高能级载体等,同样是围绕着“1030”产业体系来做服务。
我们相信,经过几年努力,产业、科技及二者融合方面,应该都会有比较大的突破。我们也非常有信心,能够实现“345”目标。
图片来源:新华社
谈创新:利用创投基金支持科技创新
NBD:今年两会您重点关注哪些方面,提出了哪些具体提案?
张桥:我带来了4份提案,主要围绕如何更好促进产业科技创新、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作了思考和建议。
比较重要的一个提案是关于怎样更好利用创投基金支持科技创新。去年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赋予金融更好支撑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但我们的科技金融跟国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一是多元化、长期性的资本比较少。科创板上市企业从成立到上市大概是14.7年,但大部分基金的投资周期可能就5~8年,10年的都非常少。二是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基金比较欠缺。三是创投基金的退出,54%左右还是靠IPO。基于以上调研发现的痛点和难点,我提出几个建议,希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共同打造更好的创投生态。
NBD:您提到的推动创投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具体到苏州,有哪些比较亮眼的探索实践?
张桥:基金对于苏州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起了非常大的支撑作用。苏州现在有超过2400只基金,管理着超9000亿元的基金规模,他们在苏州寻找好的项目。
之所以有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我们努力做“有为政府”。成立苏州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围绕“1030”产业体系进行布局;成立天使母基金,在“1030”产业体系之外,围绕未来产业进行布局。
同时,我们鼓励“有效市场”,引导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我们有一家起步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投资机构,他们还增加了一个“投长期主义”。去年,这家机构陪伴了18年的企业成功上市,这家企业并没有实现盈利,但这家机构也没有退出,一直陪伴企业成长。
第三个方面,是培养环境帮助初创企业成长起来。苏州创新推出“科创指数贷”,通过建立统一的“科创指数”评价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打分评估,用作银行发放信用贷款的依据,帮助小微、初创企业更快成长,也跟创投机构形成衔接。
NBD:苏州民营经济历来活跃,请问苏州如何鼓励民营企业做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张桥: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支持企业做优做强,我举两个例子。
为了培育具有自主品牌的创新“高峰企业”,苏州此前评选过几批自主品牌大企业和领军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企业(简称“大企业研究院”),希望帮助龙头企业真正做好科技创新的文章,推动他们在科技创新领域更多地投入。应该说,从这批企业中走出了不少好的品牌、注重创新的大企业。
到了现在的阶段,我觉得需要更加关注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所以这两年我们大力发展“创新联合体”。从产业链角度,由龙头企业带领上下游中小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联合科技攻关,共同产品研发。现在苏州累计培育建设创新联合体120个,形成攻关任务600余项,取得的成效非常不错。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支持,让苏州民营企业更敢于、更善于科技创新。
图片来源:新华社
谈营商环境:我们的企业服务,引以为傲
NBD:今年“新春第一会”,营商环境是多地的共同主题,苏州也不例外,提出在新的一年持续改进对企服务。近两年,苏州建设营商环境有哪些亮点?
张桥:首先,苏州的企业服务一直让我们引以为傲,目前已经形成线上+线下的企业服务体系。
线下,从市一级到县区再到乡镇,我们都建立了“企业服务中心”,企业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去咨询办理。同时,我们组建了一支超万人的“助企员”队伍,定点联系企业,定期走访企业,企业有问题也知道可以随时给“助企员”打电话,让诉求得以快速解决。
线上,我们搭建了“苏商通”平台,纳入“12345”等服务,让企业家随时拿出手机,及时把诉求告知我们。
第二个方面是围绕企业的要素保障,希望激发更多投资活力。苏州企业主体特别多,我分管工信,制造业企业数量超过16万家,我们创新了一系列做法来满足企业的要素保障要求。
以土地要素为例,我们正推行“数据得地”模式。具体是把各个部门的数据打通,对每家企业进行画像、预估,判断他是否有拿地建厂、租厂房的需求。不需要企业填报任何表单,由我们来进行评估,主动上门询问。这种方式可以提升企业的获得感,他们投资意愿也会大幅增加。
NBD:在苏企业有哪些特殊的需求?苏州的营商环境有哪些针对性举措?
张桥:民营经济是苏州的“压舱石”。苏州企业有几个特点,一是创新比重越来越高,二是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我们改善营商环境重点围绕企业的需求来做,简单说是三个方面。
第一,从行政管理角度尽量提升企业效率。一方面,对减税降费、科技创新加计扣除、财政贴息等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另一方面用数字化手段,降低行政成本,增强企业活力。
第二,法制化保障。苏州应该是最早一批喊出“亲商、安商、富商”的城市,我们希望不去扰动微观经济,不去麻烦企业,尽量给予企业更多帮助,通过法制化手段和制度化保障来给予支持。
第三,围绕企业诉求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比如苏州工业园区,为了第一时间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培养了一批既会说国际话、能让别人理解苏州,也能让我们理解国际的专业化人才。
我们还发现,苏州企业“走出去”主要存在两方面诉求,一是法律服务,所以我们招募了涉外法律人才,安排到企业服务中心里,让企业能够享受到专业的涉外法律服务;二是需要国际化人才,我们也在帮助企业从全球引才,并引导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学会本土化招才。
图片来源:新华社
谈人才:地级市苏州疯狂建大学,是真的
NBD:您刚才提到人才,去年苏州城区人口达到500万,晋级为特大城市。苏州在人才体系建设方面有何亮点?如何发挥优势,持续吸引人才流入?
张桥:苏州的发展,一直得益于人才引进。我把苏州的人才引进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改革开放初期,整个苏南地区流行一个专业名称,叫“星期天工程师”。每到星期天,上海的工程师、专家就来苏州帮助企业做管理、做科技创新。得益于人才溢出效应,苏州的乡镇企业成长了起来。
到上世纪90年代,更多外资企业到来,苏州进入全球引才的第二阶段。苏州是全国较早建立市级人才招引体系的城市,成立的“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帮助企业、院所从全球引才。目前来看,拿到这项资助的人才中,平均每60人中就有一家上市企业的创业者。全球引才的阶段,奠定了目前的产业基础。
现在来到第三阶段,既要注重引才,也注重培育。去年有个话题比较火,叫“地级市苏州,疯狂建大学”,事实也的确如此。过去20年,我们跟全球200多个高校院所合作,建立各式各样的平台。现在我们一方面帮助苏州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另一方面推动C9高校在苏州完成布局。另外,我们还跟国际大学合作办学,比如牛津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等,提升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能力。关于人才招引,苏州的理念是“只求所用,不求所有”,正所谓柔性引才。
这两年,我们还新打造了苏州科技商学院,加速本土科创人才培养、加速国际科创人才引育、加速干部创新能力提升、赋能企业协同创新发展。今年将开启实体化运作,丰富人才培养体系。
图片来源:新华社
谈稳外贸:到新兴市场打拼的企业越来越多
NBD:近年来苏州“出海抢订单”备受关注,请问苏州将如何稳步扩展外贸市场?您如何判断今年的外贸形势?
张桥:苏州是工业大市,也是开放大市,我们的经济韧性还是非常不错的。如何稳外贸,我们主要有4个方面的规划。
首先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参与竞争的最终还是企业,我们主要是通过帮助企业做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及推动“智改数转网联”,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走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同时,我们还会推动更多企业从卖产品到做品牌。苏州这些年涌现出一些耳熟能详的企业,比如常熟的波司登、昆山的好孩子、吴中区的科沃斯、追觅等家电品牌等。
第二个方面是希望调整产业结构。4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已经达成三个,可以看到一些集群的产业结构逐步迈向高端化,在全球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
第三个方面是希望调整贸易结构,能够有更多元的贸易方式,积极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第四个方面是帮助企业开拓新兴市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苏州出海的企业越来越多,到新兴市场去打拼,我们想从这方面着手,帮助企业更好地开拓市场、拿到订单。
总体上,我们对今年外贸发展还是非常有信心,能够走出稳中求进的态势。
记者|吴林静 刘旭强 李彪
编辑|刘艳美 卢祥勇 易启江校对|段炼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